特色医疗 当前位置: 首页 > 就医指南 > 特色医疗

药效降低?也许是习惯惹的祸

时间:2014.07.21 12:05:08 [字体: ] 阅读:7362

  治病求医,大家都认真听取医生的嘱咐,但是医生所说的“饭前”、“一日三次”、“忌口”等服药事宜往往被大家所忽略,加上自身错误的服药习惯,很容易导致药物效力降低。究竟有多少服药习惯是错误的?让我们共同听听专家的意见。


饮食&服药:

  对于每种药剂,医生都会详细的和病人说明是“饭前”或“饭后”服用,但是不少病人都把“饭前”理解为“吃正餐之前”,平时吃的零食或水果统统没有划归在“饭”的范围,殊不知,胃里有了食物就已经算是“饭后”了。对于“饭后”服用的药物,往往是指“空腹”服用,胃中的食物往往会影响药物吸收。如果是注明饭后或餐时服用的,大多因为此类药物对于消化系统有一定刺激,食物可减轻这种不适,或者食物中的含脂类物质能够促进药物吸收。正确的“饭前”服药是指饮食前半小时至一小时服用,“空腹”服用是指饮食前二至四小时左右服用。

  当医生告诉患者,服用药物要“一日三次”时,患者会下意识认为与“一日三餐”同时服用。其实,对于服药的次数和时间,是药物学家根据血液内24小时的药物浓度所指定出来的,如果服药“一日三次”则是指每隔八小时服药一次,“一日两次”是每隔十二小时服药一次。对于上班族而言,最适合的服药时间是早上七点服药,下午二至三时服药,晚上十点为当日最后一次服药时间,如果是一日两次服药,则早七点与晚七点是最适合服药时间。


分解&服药

  海河医院呼吸科史丽霞医生介绍:不少女孩子嫌药片过大、怕苦,就自作主张把药片掰碎或水溶后服用,在他们的意识里,只要吃下药物,就能得到应有的药效。对于这种错误的思想,史医生强调“药品有缓释、控释、肠溶等标示的字样,一定要将药片整个服下。”因为一些长效的控释药物,它的成分在胃中缓缓释放,这样会使体内的药物浓度更加平稳,药物作用也更加持久。倘若掰碎服用,会破坏药物原有设计,加速药物的释放,血液中药物的浓度也会在短时间内过快提升,导致危险,还会缩短药物作用时间,影响药物效果。最简单的办法来辨别药物是否能掰开服用,是询问医生或阅读说明书,同时查看药片上是否有压痕,因为可以掰开服用的药剂,一般都会有压痕以方便准确分开。


果汁&服药

  很多小孩子怕吃药苦,所以家长就用果汁、牛奶等液体代替水来服用,以便抵消苦味,更有家长认为这样服药还能补充营养和水分,是一举多得的好事。其实,果汁、牛奶、豆浆、茶水等,虽然都是液态,却可能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,影响疗效。有资料显示,国外临床药学专家已经确认,有近50种药物会与果汁发生反应,因此还是用温开水服药吧,这样用药及保证药效又保证安全。


忌口&服药

  家家做饭,油盐酱醋糖等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剂不可少,但这些也会影响药物的作用。例如:补铁时,少吃油、多清淡、不吃油炸食品、糕点等食品。这是因为油脂会抑制胃酸的分泌,进而减少肠胃对铁元素的吸收。在服用降压药、抗心绞痛的药物时,一定要保持饭菜含盐量低。对于治疗消化不良或健胃的药物,一定要注意少吃甜食。如果在药物说明书上发现药物为碱性,则服药后不要食醋,尤其是抗胃酸类的药物。酱油里含有丰富的金属离子,容易和四环素等抗生素结合,形成不易被胃肠吸收的结合物。对于爱喝酒的人,服药后即刻饮酒时大忌,即便是调味料酒也一样。酒精会造成血管扩张,与“利血平”等降压药服用,会造成低血压,严重者会危机患者生命。


躺着&服药

  患病后身体乏力在所难免,因此有些患者会躺着服药。但这种姿势极易使药物停留在食道中,不管是药物融化还是粘附不动,影响药物吸收是肯定的,如果药物刺激食管,容易引发食道发炎甚至溃疡。医生在临床中通过X光观察,发现躺着服药的人由于大多数只喝一口水送服药物,因此有60%的药物到不了胃里,而粘附在食管壁上。而一些站着服药、且用60毫升—100毫升水送服药的人,5秒钟左右药便可以到达胃中。

  看到这里,大家一定会认为:“吃药一定站着吃最好”。实则不然,硝酸甘油作为缓解心绞痛的急救药物,若病人站着含服,可能因产生体位性低血压,引起一时性贫血而昏倒。因此,正确的服药姿势应该是以正坐位置服药。


  具体什么样的药物该如何服用,患者应当听取医生的建议,不能以“想当然”的心态对之。为了自己的身体,为了疾病快点离开。注重细节,认真服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