熬夜引发的心源性猝死从来不是突然发生的,身体早就用各种方式发出过警告,只是很多人把它们当成了小毛病。
心脏工作时,提前出现一次跳动,之后停顿一下,就像是演奏舞曲乱了节奏,就被称为早搏,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。
早搏分功能性与病理性两种
功能性:常见于中青年人群中,大多数病理性诱因不明,往往在情绪紧张、激烈运动、过度劳累、酗酒等外因刺激下诱发。
病理性:早搏过于频繁,且伴有心慌、胸闷等情况,动态心电图显示每24小时有一两万次甚至更多,严重影响日常生活。
判断早搏是否需要治疗,通常要先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,确认其类型和严重程度,还可考虑做心脏超声,看是否有明确的结构性病变。
正确应对方式是,戒烟限酒,不熬夜,不要久坐,适当进行体育锻炼。
饮食清淡、不过饱,少吃刺激性食物;少喝浓茶或咖啡,这些饮料会增加心肌兴奋性,易诱发早搏;多吃新鲜蔬果及鱼类,有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,预防心血管病;
定期体检,一旦发现有早搏现象,及时到医院就诊,以便查明病情,早预防、早治疗。
建议经常熬夜的人
养成7个习惯
对于工作等不可抗因素,长期熬夜的人,有以下建议:
熬夜要有规律
建议规律、固定时间熬夜,固定时间起床,白天一定要睡够,周末即使不上班也要保持这样的习惯。
熬夜时把房间灯打开,周围光线亮会让身体误以为是白天;白天睡觉时把窗帘拉严实。这样做有助尽快重置昼夜节律,重新打造生物钟,比颠倒加混乱的作息要好一点。
本文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
不作为临床诊断及医疗依据
来源:新华社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