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  孕育新生命是一段充满喜悦与期待的旅程,但在这个过程中,妈妈们的健康更需细心守护。当妊娠期遇上肺结核,我们该如何应对?今天,就带大家了解一些关于妊娠期合并肺结核的重要知识。   如何识别妊娠期肺结核?   妊娠期合并肺结核并不少见,但由于部分症状与早孕反应类似,容易被忽视。如果您在孕期出现以下情况,请务必提高警惕,并及时就医:   持续咳嗽、咳痰超过两周,或痰中带血;   经常出现午后低热、夜间盗汗;   感到胸闷、胸痛,或活动后呼吸困难;   原因不明的明显乏力、食欲不振,或体重不增反减。   哪些人群更容易感染结核病?   结核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,以下人群的感染风险相对更高:   未接种卡介苗者:未接受过卡介苗免疫接种的人群,对结核杆菌缺乏特异性免疫力。   免疫功能低下者:例如糖尿病患者、HIV感染者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、肿瘤患者等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妊娠期女性由于生理变化,免疫系统处于相对抑制状态,也属于高危人群。   生活方式欠佳者:长期处于高度压力、过度劳累状态,或存在营养不良等情况,导致机体整体抵抗力下降。   因此,准妈妈们更要关注自身身体状况,做好预防。   结核病对母婴健康有何影响?   对母亲的影响:   若为非活动性肺结核,或病灶范围小、肺功能未受影响,通常对妊娠过程和胎儿发育影响不大。   但若为活动性肺结核,则可能导致流产、早产的风险增加,并可能引起宫内感染。对于原本肺功能就不佳的孕妈妈,妊娠和分娩可能会加重病情,需格外谨慎。   对胎儿/新生儿的影响:   结核杆菌虽有感染胎盘继而影响胎儿的可能性,但这种情况较为罕见。   更需要关注的是,新生儿在与患活动性结核病的母亲密切接触后,存在被传染的风险。   妊娠期合并肺结核,可以拖延治疗吗?   绝对不可以!   世界卫生组织(WHO)已明确指出,及时诊断和治疗妊娠期结核病,能够显著降低孕产妇发生重症的风险,同时也能有效减少胎儿感染、发育迟缓、早产乃至先天性结核的发生概率。   拖延治疗,不仅可能导致母亲病情恶化(如发展为更严重的结核性脑膜炎等),也会给胎儿带来一系列不可预估的健康威胁。在医生指导下,进行安全、有效的抗结核治疗,是保护妈妈和宝宝的关键。   供稿:综合ICU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