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道炎自测小课堂
天气炎热,很多女性朋友可能被私密处瘙痒、分泌物增多有异味而困扰,这是不是因为阴道炎症呢?
今天就跟大家来聊一聊阴道炎症,姐妹们赶快自测有没有中招吧!
四种常见阴道炎
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疾病,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、分泌物异常等,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。正确区分类型对治疗至关重要,以下是常见阴道炎的类型、特点以及治疗方案。
01
细菌性阴道病
也就是我们常在阴道微生态化验报告单上提示的BV阳性,这种阴道炎症是阴道内的优势菌群(也就是阴道乳酸杆菌)减少或消失,厌氧菌(如加德纳菌)过度繁殖而导致菌群失调。
约10%-40%的患者没有临床症状,有症状的患者常见阴道内均匀一致的灰白色稀薄分泌物增多,有明显“鱼腥臭味”,尤其是性生活后,瘙痒程度比较轻,阴道分泌物pH值>4.5,分泌物镜检可见“线索细胞”。
一经确诊,可选用抗厌氧菌药物,包括全身用药和阴道局部上药,同时可补充优势菌群。
02
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
俗称霉菌性阴道炎
,也就是我们常在阴道微生态化验报告单上提示的VVC阳性,这种阴道炎正是由于假丝酵母菌过度生长所致,约80-90%的病原体为白假丝酵母菌,10%-20%为非白假丝酵母菌,常见于免疫力下降、妊娠、糖尿病、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或大量雌激素者。
主要临床表现为外阴剧烈瘙痒、灼痛,外阴阴道红肿、分泌物增多,呈豆腐渣样或凝乳状分泌物,阴道分泌物镜检可见假菌丝或孢子,pH值通常正常<4.5。
一经确诊,要及时消除诱因、根据情况局部或者全身抗真菌治疗。
若反复发作或者复杂性VVC可加测真菌培养及药敏,根据情况更换药物,酌情延长治疗疗程;若妊娠期VVC只可以局部用药,另外要注意避免滥用抗生素,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糖。
03
滴虫性阴道炎
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,属于性传播疾病.
临床表现特点为阴道分泌物异常及外阴瘙痒,阴道分泌物多为黄绿色、稀薄脓性、泡沫状分泌物,有异味,可伴尿频、尿痛。
阴道分泌物镜检找到滴虫即可确诊。
一经确诊,治疗需全身用药,性伴侣需要同步治疗。
这里要注意,服药期间及停药3天内是要禁止饮酒的,避免产生双硫仑反应;哺乳期用药不宜哺乳。
04
萎缩性阴道炎
俗称老年性阴道炎,这是由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,阴道黏膜变薄、抵抗力减弱、以需氧菌感染为主的阴道炎。
临床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,多为稀薄、淡黄色,外阴干涩、瘙痒、烧灼样不适,常伴有性交痛,结合年龄、临床表现、激素水平、手术治疗史等,排除其他疾病后可以诊断。
治疗原则为补充雌激素,增加阴道抵抗力,使用抗菌药物抑制细菌生长。
这里要注意乳腺癌、子宫内膜癌患者要慎用雌激素制剂。
以上就是常见的四种类型阴道炎症,那么我们平时该如何预防和护理呢?
第一:保持卫生,每天用清水清洗外阴,避免冲洗阴道,如厕后要从前向后擦拭。
第二:透气穿着,选择棉质内裤,避免紧身裤和久坐,避免长期处于潮湿环境。
第三:安全性行为,使用避孕套,减少性传播感染风险。
第四:增强免疫力,规律作息,均衡饮食,控制血糖。
第五:避免滥用抗生素或阴道冲洗剂。
温/馨/提/示
不同类型阴道炎治疗方案差异大,错误用药可能加重病情,出现症状请及时就医,避免误诊误治延误病情。若治疗后症状未缓解或反复发作,您可能需进一步检查(如阴道分泌物培养、药敏试验等)。
供稿:妇科
本文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
不作为临床诊断及医疗依据
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