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季腹泻大揭秘
科学预防健康一夏
夏季腹泻的4大常见原因
“病从口入”型
细菌:
变质的饭菜、未煮透的海鲜(如沙门氏菌、副溶血弧菌)。
病毒:
诺如病毒(儿童高发)、轮状病毒(通过接触传播)。
“贪凉饮冰”型
冰镇饮料、西瓜过量→肠道受刺激。
空调直吹腹部→肠蠕动加快。
“外卖风险”型
路边摊卫生条件差,易污染。
“旅行者腹泻”
水土不服或饮用生水(如旅游时)。
腹泻后怎么办?
补液是关键!
01
防脱水
喝口服补液盐或自制糖盐水(500ml水+1.75g盐+10g糖)防止电解质紊乱及脱水;
不要喝可乐、运动饮料和酒精(含糖高,加重腹泻)。
02
吃对食物
初期
可以吃白粥、面条、馒头;
禁忌
食牛奶、豆浆、辛辣食物;
缓解期
可过渡到蒸苹果、胡萝卜泥、鸡蛋羹、酸奶
03
合理用药:避免滥用抗生素
益生菌:
如双歧杆菌、布拉氏酵母菌、调解肠道菌群,缓解腹泻(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);
蒙脱石散:
吸附肠道毒素和水分,缓解腹泻症状(空腹服用,可首剂加倍);
抗生素:
仅适用于细菌感染(如腹泻伴发热、脓血便),需经医生诊断后使用,避免滥用导致肠道菌群失调。
04
休息与护理
保证充足睡眠,避免劳累,增强身体免疫力;
注意腹部保暖,可用热水袋热敷(温度不宜过高),缓解肠道痉挛引起的腹痛。
出现以下情况请及时就医:
1.大便带血/黏液;
2.发热>38.5℃或剧烈腹痛;
3.腹泻超过3天未缓解;
4.脱水症状明显(眼窝凹陷、皮肤5.弹性差、昏迷);
5
.孕妇、儿童、老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出现严重腹泻。
特殊人群注意!
婴幼儿:
轮状病毒疫苗可预防婴儿夏季腹泻,婴幼儿腹泻易脱水,注意尿量和精神状态,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。避免自行用止泻药(如含可待因成分的药物),可能抑制肠道排毒,加重病情,超过24小时未缓解或出现高热、抽搐,立即就医。
孕妇:
用药需谨慎:
禁用喹诺酮类抗生素(如诺氟沙星),可能影响胎儿发育。优先通过饮食和补液缓解症状,若腹泻频繁或伴有腹痛、阴道出血,需立即就诊。
老年人:
基础疾病较多(如糖尿病、心脑血管病),腹泻易引发电解质紊乱、低血糖、需密切监测血压、血糖。若出现意识模糊、心率增快、站立时头晕,提示严重脱水,需紧急处理,尽早就医。
夏季腹泻就医请挂肠道门诊,最好将大便样本带到医院。
预防腹泻:记住4个关键词
干净
饭前便后洗手(用肥皂搓洗20秒);
水果洗净,海鲜彻底煮熟。
新鲜
隔夜凉菜、切开的西瓜别吃(易滋生细菌);
外卖尽量选现做类,避免生食。
适度
冷饮一天不超过1杯,搭配常温水稀释;
空调温度≥26℃,腹部盖薄毯。
餐具消毒
夏季定期用开水烫洗餐具,尤其是儿童餐具和老人餐具。
记住口诀:
“熟食洗手防细菌,冷饮适量别贪杯,腹泻补液是第一,严重快找医生看!”
供稿:消化内分泌科
本文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
不作为临床诊断及医疗依据
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|